产品类别
联系我们
  • 热心电话

    13573503349

  • 办公地址

    烟台市芝罘区庆善街22-5号,

  • 邮件地址

    934610502@qq.com

丹麦助听器佩戴不适或声音失真的调试与适应指南
2025-08-26

一、佩戴不适的常见原因与解决方法

佩戴丹麦助听器后,如果耳朵有疼痛、胀感、异物感或压耳感,通常是由于以下原因引起的:

1.耳塞或耳模不合适

助听器的耳塞(或耳模)如果尺寸不合适——比如太大、太小、太硬,或者与耳道的形状不吻合,就容易导致佩戴不舒适,甚至引发耳道疼痛、红肿或发炎。

表现:佩戴时感觉夹耳朵、顶得慌,或者耳道有明显的压迫感和不适,有时候助听器也容易掉出来。

解决方法:

•可以尝试更换不同尺寸的软硅胶耳塞,比如小号(S)、中号(M)、大号(L),找到最适合自己耳道大小的耳塞。

•如果您使用的是定制耳模,建议回到验配中心,重新取耳印、定制一个新的耳模,以确保耳模完全贴合耳道且无压迫。

•也可以考虑使用更柔软、舒适度更高的耳塞,比如海绵耳塞或Comply耳塞(部分丹麦品牌助听器支持)。

2.助听器外壳或耳模摩擦或压迫

有些助听器的外壳边缘如果设计得不够圆滑,或者耳模在某个点与耳廓、耳道内壁长期摩擦,也可能造成佩戴不适。

表现:佩戴一段时间后,耳朵局部有疼痛、发红,甚至轻微破皮。

解决方法:

•请您的验配师检查助听器外壳或耳模,看是否存在锐利的边缘或摩擦点,必要时进行打磨或微调。

•如果不适感较强,可以暂时减少佩戴时间,等皮肤恢复正常后再逐步适应。

3.初次佩戴不适应

如果是第一次佩戴助听器,或者已经有一段时间没有使用助听器,耳朵和大脑可能需要一段时间来适应“被放大”的声音。

表现:感觉助听器戴着有异物感,或者听到的声音不自然、吵闹、不舒服,甚至不想继续佩戴。

解决方法:

•这是非常正常的现象,绝大多数用户都需要一定的时间来适应助听器。

•建议从每天短时间佩戴开始,逐渐增加佩戴时长,给耳朵和大脑一个缓冲和学习的适应过程(具体适应节奏后面会详细说明)。

二、声音失真的常见原因与解决方法

声音失真指的是您通过助听器听到的声音变得不自然,比如听起来太尖、太闷、模糊、有回声,或者某些声音特别刺耳、失真,这可能由以下原因引起:

1.助听器调试参数不匹配

助听器的声音放大设置(如音量大小、不同频率的增益、压缩比、降噪强度等)如果没有根据您的实际听力情况进行精准调试,就可能导致声音失真或听感不佳。

表现:语音听不清楚,或者声音太吵、太尖、太低沉,某些声音(如风声、小孩声音、金属声)特别刺耳或失真。

解决方法:

•最有效的办法是回到您的验配中心,让专业的听力师根据您当前的听力图,重新进行助听器程序的精细调试。

•您可以向验配师具体描述哪些声音让您感到不适,比如“女声太尖”、“背景噪音太大”、“听自己的声音很奇怪”等,这样有助于更准确地优化设置。

•丹麦很多高端助听器(如Oticon、Resound、Widex等)具备多通道调试、智能场景识别功能,能够更精准地匹配不同环境下的听声需求。

2.听力发生变化

如果您的听力在佩戴助听器后发生了变化(比如听力进一步下降,或者因耳科疾病影响了听力),而助听器参数没有及时调整,也会导致声音失真或听不清。

表现:原本听得清楚的声音现在变小了、失真了,或者听别人说话总是感觉“不够清晰”。

解决方法:

•建议每年做一次听力检查,如果发现听力有明显变化,应及时回到验配中心重新测试并调整助听器。

•有些助听器支持远程调试,您可以通过手机App或与验配师视频,由专业人员帮您微调,无需每次都到门店。

3.耳垢堵塞或麦克风进尘

耳道内的耳垢如果较多,可能会堵塞助听器的出声孔,或者麦克风被灰尘、脏物覆盖,导致声音传递不畅,出现闷、失真或杂音。

表现:声音变小、听不清,或者听起来不清晰、有回声感。

解决方法:

•定期使用助听器专用小刷子清理出声孔、麦克风和耳塞。

•如果自己清理不彻底,建议前往验配中心,由专业人员进行深度清洁与保养。

•同时检查耳道是否积垢较多,必要时请耳科医生帮忙清理。

4.助听器硬件故障

如果助听器内部的受话器(负责声音输出)或麦克风(负责接收声音)出现老化、损坏,也可能导致声音严重失真、电子杂音、声音断续等问题。

表现:声音扭曲、有电流杂音、回声严重,或者与之前正常使用时差异非常大。

解决方法:

•这种情况一般需要将助听器送到官方授权维修中心进行检测,必要时更换受话器或进行维修。

•如果您的助听器还在保修期内,可以享受相应的免费或优惠维修服务。

三、如何科学适应助听器(针对佩戴不适与声音不自然)

即使助听器调试合理,大多数用户(特别是刚开始佩戴的人)仍然需要一段时间来适应助听器带来的新声音。

适应助听器的建议过程:

•第一阶段(第1周左右):每天佩戴1~2小时,尽量在安静的环境中使用,比如家中,主要目的是习惯助听器戴在耳朵上的感觉,以及适应轻微放大的声音。


•第二阶段(第2周左右):每天佩戴2~4小时,可以开始与家人面对面交流,适应语音声音,尤其是熟悉的人的声音。

•第三阶段(第3周左右):每天佩戴4~6小时,可以适当加入一些背景声音,比如电视、厨房环境音,训练耳朵分辨不同声音来源。

•第四阶段(第4周及以后):根据个人的适应情况,逐渐增加佩戴时间,最终实现除洗澡、睡觉之外的大部分时间都佩戴助听器。

小贴士:

•初期建议先在安静环境中使用,等适应较好后,再慢慢过渡到嘈杂环境(如市场、街道)。

•如果某些声音(如风声、回音)让您特别不适,可以记录下来并告诉验配师,他们可以帮助调整相关设置。

•选择具备智能降噪、方向性麦克风功能的助听器(如丹麦品牌的高端型号),也能大大提升佩戴舒适度和声音清晰度。

四、什么时候应该回去找验配师?

如果出现以下情况,建议尽快联系您的助听器验配师或服务商:

•助听器佩戴后耳朵持续疼痛、有压痕或破皮;

•听到的声音严重失真、听不清,或者语音模糊难以分辨;

•自己调整后仍然感觉非常不舒适,无法坚持佩戴;

•怀疑助听器硬件出现问题,比如有杂音、电子音、声音断续;

•听力有变化,但助听器设置没有及时更新。

202011181115502564

相关新闻